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
同意
台灣安全講座
CLOSE
蘇起書房
董事懂事
台灣安全講座
台北論壇基金會新聞稿
俄烏戰爭與兩岸
活動專區
活動專區
活動照片
影音專區
影音專區
最新消息
關於台北論壇
過去研究專區
聯絡我們
ENGLISH
ENGLISH
About Us
Events
Reports
Su Chi's Study Room
TAIWAN WEEKLY
Contact us
演講檔案
蘇起書房
董事懂事
台灣安全講座
台北論壇基金會新聞稿
俄烏戰爭與兩岸
活動專區
活動照片
影音專區
影音專區
最新消息
關於台北論壇
過去研究專區
聯絡我們
ENGLISH
About Us
Events
Reports
Su Chi's Study Room
TAIWAN WEEKLY
Contact us
演講檔案
2025
首頁
俄烏戰爭與兩岸
台灣軍事
2025
俄烏戰爭與兩岸
中國軍事
2025
2024
2023
2022
台灣軍事
2025
2024
2023
2022
武器軍事迷
中國軍事 > 2025
中國軍事 > 2024
中國軍事 > 2023
中國軍事 > 2022
台灣軍事 > 2025
台灣軍事 > 2024
台灣軍事 > 2023
台灣軍事 > 2022
武器軍事迷
出發點是由關心台灣、兩岸、國際政治、經濟和區域研究的國內專家和學者分享的專欄,每個月不定時刊載。
美中「穩定—不穩定悖論」:東亞的有限戰爭 (Part 2)
2025-09-15
「穩定
—
不穩定悖論」指出
,有限戰爭在當今東亞爆發的可能性,比冷戰時期的歐洲更高
。
美中「穩定—不穩定悖論」:東亞的有限戰爭 (Part 1)
2025-09-15
美中現今正處於類似美蘇冷戰的戰略競爭中。有一派國關學者假設,兩個擁核大國形成的「兩極秩序
」,
有助於提升穩定性。
然而,其中存在「穩定
—
不穩定悖論
」(stability-instability paradox):由核武與相互保證毀滅支撐的戰略層面穩定,
反而可能增加低層級衝突發生的機率。
一個沒有經濟霸權的世界
2025-09-06
美國正逐步卸下國際秩序中安全霸權的角色,同時也正走下經濟霸權的神壇。
即使美國不再擔任基於規則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供應者與執行者,該體系還是會存在,但運作效率會大打折扣。
危局中的台海
2025-09-06
美國例外論建立在其硬實力與自由民主價值觀之上;支持台灣對抗中國則是在考驗這個理念。
然而,川普以交易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削弱了美國的偉大,如今又面對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甚至逐漸漠視台灣安全。
以色列與新型空中優勢
2025-08-29
自無人飛行載具(UAV)問世以來,一些軍事專家與政治學者便主張傳統空軍力量已過時,在空戰的角色亦受到限制。
部分人士則質疑精準空襲能否達成戰略目標,
原因包括高昂成本、過度依賴技術創新,
且可能導致轟炸行動無意義延長。
「經濟防禦單位」:美軍如何在「灰色地帶」取勝
2025-08-29
隨著灰色地帶衝突日益頻繁,五角大廈應考慮如何預防戰爭發生
。
烏克蘭是亞洲的未來嗎?
2025-08-25
俄烏危機從根本上改變了亞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亞洲各國不僅必須面對更具敵意的中國,還得承受川普可能削弱美國作為安全保障者的可信度
。
換一換就知道: 國際數位經濟戰的新規則
2025-08-25
今年年初,與北韓有關的駭客利用易受攻擊的交易平台,完成了
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竊案。
加密貨幣不再只是金融奇蹟,而是經濟戰爭的工具,甚至
上升成為國家安全議題。
讓阿拉斯加再次屬於俄羅斯?川普合法化普丁的掠地行徑,開創惡劣先例
2025-08-18
川普即將在阿拉斯加會晤普京,希望能結束俄烏戰爭。這可能是川普的戰略錯誤,因此舉將合法化俄羅斯目前和未來征服的領土,且對終結俄烏衝突毫無意義。
無人機在戰場能做/不能做什麼?
2025-08-18
烏克蘭「蜘蛛網行動
」(Operation Spider
Web)與以色列「雄獅崛起行動
」(Operation Rising
Lion)展現了人工智慧輔助無人機作戰的能力。
然而,美國在「午夜之鎚行動
」(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使用昂貴且傳統的武器系統攻擊伊朗核設施,顯示此類武器在戰場上的重要性。
同盟兵工:透過聯合生產提升實力 (Part 2)
2025-08-12
只要美國陷入東歐和中東的衝突,就會很快消耗掉需要多年才能生產的軍需品庫存
。
同盟兵工:透過共同生產提升實力 (Part 1)
2025-08-12
相互操作性和整合性指的是
軍事盟友之間
不同武器系統的兼容性和相互操作性,旨在
確保軍事盟友之間的常規嚇阻力。
在當前安全環境動盪不安,且全球其他地區爆發衝突的背景下,美國彈藥庫存不斷消耗,卻缺乏即時補充的能力。
川普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Part 2)
2025-08-01
美中關稅戰升級可能會破壞台灣的長期安全。穩定的貿易關係一直是美中兩國外交的重要基石,也是防止台海發生衝突的嚇阻力量
。
川普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Part 1)
2025-08-01
川普的關稅戰在4月震驚整個東亞,甚至威脅要對台灣商品徵收 32% 關稅。最終除了中國外,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措施都暫緩90天,台灣與各國獲得一線生機,持續針對新的關稅協議進行談判。
中國駐烏克蘭維和人員將為北京帶來雙贏
2025-07-27
中國曾表示,一旦俄烏戰爭達成停火或和平協議,便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
。
中國如何遏制對石油的依賴,並削弱美國的施壓點
2025-07-27
中國的能源進口預計於2027年達到高峰後逐步下降,這一轉變主因中國自2018年後持續提高國內石油產量,並逐漸禁止進口原油、柴油與汽油。
如何阻止下一個「鹽颱風」
2025-07-21
美方於近一年前發現中國秘密支持的駭客行動「鹽颱風
」(Salt Typhoon),
但川普政府迄今尚未擬定針對未來類似網路攻擊的因應對策。如今當務之急是
必須解決美國在網路領域的弱點,以修補關鍵基礎設施的漏洞
。
美越貿易協定毫無意義
2025-07-21
過去三十年來,美越關係逐漸深化,拜登政府甚至將河內視為全面戰略夥伴。
然而,川普提出對越南徵收高達46%的關稅與不合理的談判條件,可能危及雙方過去三十年的外交成果。
襲擊伊朗是一場展現美國弱點的勝利
2025-07-14
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展示了美國無可匹敵的軍事實力,然而
這也暴露了美軍的弱點和侷限性
。
能源安全意味著少用石油
2025-07-14
在美國轟炸
伊朗核設施後,各國擔憂國際油價將飆升,但這並沒有發生。然而,在伊朗對
美軍駐卡達基地
發動報復攻擊之前,川普公開呼籲產油國增產以壓低油價。
自主海上無人蜂群:隨需自動化水面艦艇支援前線部隊
2025-07-06
在任何軍事對抗中,後勤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美中若在台海爆發戰爭,美國可能必須在菲律賓和日本進行補給。這意味著它的後勤大多是大型、非武裝、
由平民操作的船隻
,這很容易被中國海上民兵看到,甚至遭受攻擊。
對伊朗的打擊顯示了空中力量的實力和侷限性
2025-07-06
過去三年來,俄烏戰爭和以伊衝突中大量使用空戰,為
未來空權運用的前景與限制提供寶貴的經驗
。
區域與全球對台海危機的因應措施 (Part 2)
2025-06-28
影響各國反應的特定國家和地區因素
區域與全球對台海危機的因應措施 (Part 1)
2025-06-28
台海危機可能重塑印太地區甚至是全球的安全環境。過去大部分的相關報告多聚焦於美國或台灣如何回應中國的侵略行為,較少關注其他
利害關係國
的反應。
「蜘蛛網」行動的警訊:美國須優先發展反無人機防禦,避免重蹈俄羅斯覆轍
2025-06-23
烏克蘭的「蜘蛛網行動
」(Operation Spider Web)僅使用小型無人機便摧毀了俄羅斯約10%的轟炸機機隊。
這場非傳統但值得稱讚的作戰行動,促使美軍重新思考應對小型商用無人機攻擊的準備。
中國正在利用其市場力量影響他國制定政策
2025-06-23
外國企業曾從中國市場獲得可觀利潤,但也因政治因素,很容易受到經濟懲罰。
這些懲罰展現了北京利用市場力量推動戰略利益與壓制批評的意願與能力。
美國如何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獲勝
2025-06-16
川普政府可能會解除拜登時期對人工智慧擴散的限制,以贏得美中間的科技競爭。
在美國AI技術優勢與全球需求的基礎上,部分解除禁令是一種科技國策,透過擴大美國產品,讓美國站穩全球科技競爭的頂端,藉此建立新的數位基礎建設戰略規範。
烏克蘭突襲對俄羅斯空軍有何影響?
2025-06-16
烏克蘭近日執行了籌劃已久的無人機行動,成功襲擊多個俄羅斯境內的戰略轟炸機基地,有些甚至深入俄羅斯本土的據點。
走鋼索的台灣 (Part 2)
2025-06-05
相較於經濟施壓,軍事與外交層面的嚇阻與保證相對較為可行。但是
經濟脅迫也可能反過來削弱嚇阻與保證的效果
。
走鋼索的台灣 (Part 1)
2025-06-05
美國對中國的嚇阻政策通常包含三個要素:一是強化美國與台灣的軍事能力,以防衛台灣;二是透過外交手段展現美方捍衛台灣的承諾,同時向中國保證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風險很高,而且越來越高 (Part 2)
2025-06-02
中共
日益加劇的侵略行為
引起了美國的關切,甚至將解放軍的演習
形容為「入侵預演
」。
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風險很高,而且越來越高 (Part 1)
2025-06-02
中共長期主張和平統一台灣,然而近年來,特別是在更具台獨色彩的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北京對台的軍事壓力不斷升高。
美國應密切關注中國對賴的認知,並採取適當措施嚇阻中共的脅迫行動。
川普如何拯救他的烏克蘭政策
2025-05-22
川普對自己未能結束俄烏戰爭感到失望,只好不斷尋找代罪羔羊。然而,他應將焦點轉向促成俄烏雙方可能接受的妥協方案,以實現停火理想
。
中國所有限制台灣貿易的舉動,都將帶來巨大的經濟代價
2025-05-22
自
16世紀中葉以來,台灣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貿易島嶼。
如今,中國日益頻繁對台灣進行「檢疫式封鎖」,
甚至全面封鎖行動,
都是為了鞏固北京對台灣及周遭海域的主權主張
。
川普應管控台灣
2025-05-10
當年陳水扁前總統將台灣推向接近獨立的邊緣、可能引發台海危機時,美國總統小布希曾公開警告陳水扁,並向中國表明美方不支持其立場。
在台灣賴清德總統將中國定為
「
境外敵對勢力
」,並
積極對抗中國對台滲透後,川普可能得採取行動。
美國絕不能將克里米亞送給普丁
2025-05-10
川普希望終結俄烏危機的意圖值得肯定,但其手段卻相對難以接受。
最近有報導指出,川普的和平提案包括割讓
烏克蘭領土予俄羅斯,作為永久停火的交換條件。
俄羅斯沒有受到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但這應該會改變。
2025-05-03
川普暫停對除中國以外的
185 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破壞了全球經濟的穩定。
川普辯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然而,俄羅斯應該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川普政府卻明顯地將其排除在外。
川普不能強迫全球與中國脫鉤
2025-05-03
川普的關稅戰反覆無常,讓各國政府無所適從。北京政府認為,
美國要求各國政府對中國設置高額貿易壁壘,是在強迫全球與中國脫鈎。
如果中國打擊臺灣
2025-04-24
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入侵台灣,或透過封鎖戰術迫使台灣屈服。
若北京決定武力併吞台灣,美國必須果斷提出應對方案,但經濟衝擊極為龐大,而美國目前還沒準備好承擔這些後果。
中共領導人與國防外交
2025-04-24
中國正積極推動一個以「全球南方國家」為核心的新型國際秩序。
在川普發動全球關稅戰、削減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之際,北京看到了機會,擴大散布「美國衰退論」,吸引更多國家加入中國主導的替代性秩序,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急於否認台灣海峽問題的風險 (Part 2)
2025-04-17
美國若在西太平洋加速推動「拒止戰略」,可能遠高於專家與決策者所預估的風險。對美國來說,更好的方法是區分一般性嚇阻和立即性嚇阻。如果威脅嚴重且很急,國家行動者應採用立即性嚇阻,反之亦然。
急於否認台灣海峽問題的風險 (Part 1)
2025-04-17
隨著川普新政府上台之際,美國可能會加速在台海地區對中國嚇阻的力度。
美國政府試圖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同時,強調自身與台灣的軍事拒止(denial)能力。
然而,中國可能會將美國的拒止戰略視為「戰略清晰」,
反而提高了衝突升級的可能性。
川普如何剝奪美元的地位
2025-04-10
過去七十幾年以來,沒有其
他貨幣像美元一樣重要。雖然
全球市場動盪,各國也曾試圖挑戰美元的地位,但美元仍屹立不搖。川普近期對
所有美國貿易夥伴發動關稅戰,象徵著他將美國經濟實力「武器化」,這在他的第一任期中也很明確。
保護網路與太空安全:美國如何破壞中國的封鎖計畫
2025-04-10
近期中共解放軍的軍事演習與作戰準則顯示,他們極有可能封鎖台灣。封鎖行動可以迫使
台灣投降,同時提升美國和日本援助力量的風險。
此外,中國甚至可能在承平時期透過太空與網路手段實施封鎖。
從戰略模糊到戰略焦慮:臺灣的川普挑戰
2025-04-07
台灣政府的焦慮是有原因的。
北京正透過灰色地帶行動加強施壓,例如海空入侵台灣的
防空識別區(ADIZ
)
,以及切斷台灣的海底通訊電纜。
另一方面,川普對台灣的負面看法,以及美國可能對台灣半導體徵收關稅,動搖了台北與美國的關係。
烏克蘭是時候接受一個醜陋的和平了
2025-04-07
美國軍方領導人認為烏克蘭已達到極限,對於烏克蘭繼續作戰並
收復失地感到悲觀,而烏克蘭軍方也抱有一樣的想法
。
如何讓臺灣變得更堅固 (Part 1)
2025-03-29
中國可能效法俄羅斯的「灰色地帶」戰術,企圖在入侵台灣之前削弱台灣民眾的士氣與對政府的信任。
台灣與美國的國防單位已針對中國入侵或封鎖台灣行動制定相應的戰略,但尚未準備充分的灰色地帶反制作為。
如何讓臺灣變得更堅固 (Part 2)
2025-03-29
台灣的能源基礎設施高度依賴進口能源與集中式的配電系統,極易遭到中國的海上封鎖與常規攻擊
。
別被騙了,先進晶片對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2025-03-20
一些反對美國管制
先進晶片與製造設備出口
的聲音認為,這些措施是不
必要的
,因為
美軍不直接使用這些晶片
,他們可以依賴舊型晶片。
然而,這個論點忽略了高效能運算系統 (HPC)
的重要性,因為國家安全需要最先進的晶片
。
對台灣的執著 (Part 3)
2025-03-20
美國應制定一個更全面的戰略,透過維持對台戰略模糊,鼓勵區域夥伴提升自我防衛能力,防止中國繼續擴張影響力
。
對台灣的執著 (Part 2)
2025-03-17
台灣對美國而言確實很重要,但不足以讓美國與中國開戰。
美國應盡力阻止中國建立區域霸權,制定新的戰略,確保台灣能夠在美國提供的最低支援下
保衛自己。
對台灣的執著 (Part 1)
2025-03-17
台灣問題對美國決策者而言是一個兩難局面。
如果美國不介入北京入侵台灣的舉動,將會損害
美國的國際信譽,並對其在亞洲的軍事投射能力帶來新的挑戰。
然而,美中之間發生武裝衝突的後果恐極為慘重。
西方必須研究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的成功之道
2025-03-06
自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
許多觀察家都注意到西方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訓練的重要性。
然而,西方同樣可以從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SOF)的成功經驗中學習,這些經驗可能影響未來的軍事學說發展。
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不可預測性
2025-03-06
川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內對台灣很熱情,但現在對台灣變得更挑剔,對中國態度則更為親切。
對台灣來說,樂觀的說法是川普的國安團隊官員相當支持台灣,其中一些人甚至公開表示應在台灣議題上採取戰略清晰的立場,並承諾華府將持續支持台灣。
歐洲能為台灣而戰嗎? (Part 2)
2025-02-27
中國試圖透過脅迫手段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奪取台灣,但此舉可能失敗,促使北京升級衝突,引發第三方介入,或將衝突擴展成更大規模的區域戰爭。
中國也可能攻擊美國本土的軍事基地或關鍵基礎設施來發動戰爭,以取得戰場優勢。
歐洲能為台灣而戰嗎? (Part 1)
2025-02-27
許多觀察人士預測,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歐洲
將因軍事能力有限,只能
專注於應對俄羅斯在歐洲的威脅,
讓美國獨自承擔對抗中國的重任。
然而,該文作者相
信,如果兩岸危機擴大到其他海域,且衝突激烈程度過高,歐洲將會介入。
為何西方企業仍在資助普丁的戰爭?
2025-02-20
雖然西方持續祭出制裁俄羅斯的手段,
但仍有
約800家西方跨國企業
在俄羅斯運作中,這些行為
並不違法,但在
道德與經濟層面恐站不住腳
。
這些企業
在俄羅斯繳納企業稅,間接資助了普丁的戰爭
,但他們
無法將利潤匯回母國
,也
不再擁有俄羅斯資產的完全控制權
。
俄羅斯對烏克蘭電力的前線行動 (Part 3)
2025-02-20
國際與烏克蘭能源專家一致認為,烏克蘭避免電網崩潰的最佳方式是將防空系統集中於保護關鍵變電站。此外,烏克蘭還必須加強能源基礎設施的網路安全。
俄羅斯對烏克蘭電力的前線行動 (Part 2)
2025-02-16
烏克蘭在失去對
車諾比核電廠
的控制後,請求
國際原子能總署
提供支援,協助監管核電廠的運作
。
俄羅斯對烏克蘭電力的前線行動 (Part 1)
2025-02-16
俄羅斯持續攻擊烏克蘭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導致烏克蘭能源電網不穩,烏國核電廠
變得不安全。
如果
國際原子能總署
認為烏克蘭核電廠運營風險過高,
可能會強迫烏克蘭暫停核電廠的運作。
烏克蘭捍衛自家能源網變電站對其生存至關重要
。
中國是否再次試圖切斷台灣前線居民的通訊?
2025-02-07
馬祖群島
近期再度因
海底通信電纜受損導致網路中斷
,但台灣政府已採取應對措施,
將影響降至最低
。台灣在
確保電信系統韌性
方面的經驗,可為全球提供寶貴的參考。
去風險化為美中經濟脫鉤指明道路
2025-02-07
戰爭中的國家通常會切斷貿易聯繫,並限制敵國透過中介國家獲取商品的途徑。雖然
美國與中國並未交戰
,但雙方的去風險化
(de-risking)政策
可能最終演變為全面的
經濟脫鉤
。
關稅是手術刀,而不是巨槌 (Part 1)
2025-02-07
對川普而言,關稅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他甚至在就職前就威脅要提高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關稅,以促進國家利益和振興美國製造業。
然而,川普必須了解,關稅不會迫使北京政府放棄其經濟模式,而且北京也有應對美國關稅的替代方案。
關稅是手術刀,而不是巨槌 (Part 2)
2025-02-07
美國可以對中國產品徵收廣泛的關稅,但應集中針對那些關乎國家及經濟安全、容易受到中國威脅的產品
。
俄羅斯資產是歐洲的王牌
2025-01-14
川普誓言在上任後盡快結束俄烏戰爭,不管其他國家是否接受和平協議。
俄羅斯切斷海底電纜可能威脅到歐洲的整個能源供應
2025-01-14
最近,俄羅斯
(
可能有獲得中國協助
)
破壞了波羅的海的海底電纜和能源管道,可能威脅到歐洲的能源安全
。
中國為奪取台灣奠定法律基礎
2025-01-09
川普政府即將上任,
應優先阻止中國吞併台灣。中國曾使用非戰爭的手段
來宣示其對台灣的主權
,並威脅台灣人不要尋求獨立
。
打破壁壘:中共過去四年來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 (Part 2)
2025-01-09
中國在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前發動了小規模的氣球空中侵入行動,有些甚至飛越台灣本島上的軍事設施。
打破壁壘:中共過去四年來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 (Part 1)
2025-01-02
台灣國防部自2017年9月以來,開始發布解放軍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即時資訊,並將這些行動劃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動機各不相同。
中國正在研究俄羅斯逃避制裁的手段,為臺海衝突做準備
2025-01-02
中國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對中國而言具有一定戰略利益。他們能藉此研究在台海緊張情勢下,繞過西方制裁的可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