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8月28日宣布,國務院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一批空射「增程攻擊彈藥」(Extended Range Attack Munitions, ERAM),本次出售使烏克蘭一次獲得3,350枚ERAM、衛星/慣性導引系統、反干擾與欺敵模組、飛彈容器、掛架等零組件及相關服務。該飛彈具有低成本、易量產的特色,且射程達240至450公里,能有效提升烏軍的視距外打擊能力。 

然而,長距離的攻擊能力也伴隨著限制,烏克蘭可能需要在使用這些飛彈前,可能獲得美方同意。  這項限制從拜登政府開始存在,即使拜登在其任內最後一年同意烏克蘭使用「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但國務院從未改變對烏克蘭使用長程武器的政策,《華爾街日報》甚至指出,美國官方至少阻止烏克蘭使用ATACMS打擊俄國境內目標一次。 

 

外援武器的多種限制,推動烏克蘭國造長程戰力發展 

深知無法過度依賴外援長程武器,烏克蘭開始發展國產長程戰力。以負責製造FP-1長距離無人機聞名的烏克蘭國防工業「火力點」(Fire Point)公司,於8月18日首次公開新型巡弋飛彈「火鶴」(FP-5 Flamingo)。該飛彈最早亮相於年初阿聯酋米利昂集團(Milanion Group)於2025年阿布達比防展(IDEX 2025)的攤位上,米利昂集團與烏克蘭自2021年簽署合作協議後關係緊密,烏克蘭軍方過去也採購過該集團的Agema 8x8無人載具。此外,總統澤倫斯基也在今年6月出訪英國時,簽署聯合軍備生產協議。  烏克蘭的目標不僅是增強自身生產能力,更是向外界釋放出具有自主防衛戰力的政治訊號,藉此增加未來談判的籌碼。 

 
2025年阿布達比防展中米利昂集團所展示的「火鶴」FP-5飛彈模型(https://united24media.com/latest-news/ukraines-flamingo-cruise-missile-moves-toward-mass-production-after-successful-tests-10943
 

據傳,該巡弋飛彈擁有約3,000公里的飛行距離,是新型戰斧飛彈Block V近兩倍的距離,其酬載量重約1,000-1,150公斤,為戰斧或暴風影飛彈的兩倍,彈藥可能由既有FAB-1500或MK 84等高爆炸彈改裝而成。飛彈使用L-39噴射教練機的AI-25TL引擎,  使飛彈具有與北約巡弋飛彈相似,約850-900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最高速度可達到950公里/小時。飛彈內具有GPS、慣性導航系統(INS)、受控接收模式天線(CRPA)使飛彈能有效對抗電子戰設施,  圓周可能誤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 CEP)達到14公尺,具備高精準度,且成本遠低於西方巡弋飛彈。

究竟是Tu-141無人機、V-1火箭的改良?還是全新設計? 

2021年烏克蘭空軍在防空演習中使用Tu-141無人機 

(Автор: Mil.gov.ua, CC BY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21862272 

 

 

火鶴飛彈上方獨特的進氣口外觀,不禁令人聯想到過去烏克蘭過去使用相似外觀的Tu-141無人機。然而,兩者細節上存在顯著差異,火鶴飛彈採用X型尾翼及中間一對6公尺長的機翼,且無起落架。其油槽材質使用玻璃纖維的單體橫造(monocoque),而非Tu-141的鋁製油槽。在引擎位置上,「火鶴」的引擎位於上方進氣口後方,與Tu-141引擎內置於機身主體的設計不同。這樣的配置使飛彈有更多空間酬載燃料與彈藥。至於V-1火箭的說法,在當前的技術上更無法將兩者相比。然而,在戰略層面,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誌將烏克蘭當前的處境與1944年-1945年的德國相提並論,認為新的巡弋飛彈並不會使烏克蘭扭轉戰局。 

德國在1944-1945年間,為了扭轉戰局,製造如V-1、V-2火箭等先進的「奇蹟武器」(Wunderwaffe),這些武器雖然先進,但卻無力改變戰局,反而讓德國領導層產生了能贏得戰爭的錯誤希望。懷契特(Brandon J. Weichert)表示,俄羅斯已有多種防空系統專門設計用以對抗低空巡弋飛彈,並在實戰中展現一定的攔截能力。在電子戰方面,俄軍也具備干擾、欺騙GPS定位的能力,並成功攔截過北約援助的武器。


烏克蘭火力點公司在國內秘密工廠製造火鶴飛彈(https://www.euronews.com/next/2025/08/26/flamingo-will-ukraines-new-wonder-weapon-replace-the-taurus
 

 火鶴飛彈也並非沒有缺點。首先,是龐大的酬載量伴隨著大型的體積,且為了簡化生產,飛彈未採用任何匿蹤設計,使其容易被雷達偵測。其次,該飛彈需要20-40分鐘的準備時間,使發射器暴露在危險之中。  俄國將軍工廠分散並遷至內陸,甚至利用假目標消耗烏克蘭彈藥,這都大幅限制了烏克蘭可能達到的戰果。懷契特認為烏克蘭最難以克服的是人力不足。俄國龐大的經濟與人口規模,不僅限制了烏克蘭的戰果,更使烏克蘭難以從這款武器中獲得戰略優勢,最終可能僅能暫時拖緩俄國的進犯。
 

結語 

烏克蘭推出火鶴巡弋飛彈,當前每月30-50枚的生產量看似無助於扭轉當前戰況,且在俄羅斯龐大的經濟體及人口數下,烏克蘭能達成的戰果有限。但奧斯陸大學的霍夫曼(Fabian Rene Hoffmann)認為,大量生產長程武器,對於烏克蘭戰後嚇阻能力具有強大的保障。他表示,若未來烏克蘭可以持有2,000至4,000枚巡弋、彈道飛彈且能在24-48小時內發射至俄國境內破壞其經濟,便有可能使俄國重新考慮進犯的成本。因此,當前烏克蘭能做的便是持續擴大長程武器的持有量。  

然而,世事難料,正當烏克蘭開始擴展長程武器軍火庫的同時,火力點公司正在面對烏克蘭國家反貪局(NABU)的調查,國家反貪局認為火力點公司可能在提供給軍方的無人機上浮報價格或數量。儘管火力點公司對外宣稱此調查是競爭對手散播的謠言,且為國家反貪局對烏克蘭國防採購體制調查的一部分。  調查屬實,這將對逐漸起步的烏克蘭國防產業產生何種影響,仍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