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7日烏克蘭向位於莫斯克州郊區的克拉斯諾扎沃茨克化學工廠(Krasnozavodsk Chemical Plant, KHZ)發起無人機空襲,該工廠為俄羅斯製作霰彈、底火、手榴彈等軍警裝備,在2023年戰事爆發後遭到烏克蘭制裁。從工廠遭到攻擊的影片中,可得知烏克蘭使用國造FP-1長程自殺攻擊無人機發起這場攻擊。  雖然並非該無人機第一次成功執行任務,但空襲次數的增加及突破莫斯科外圍的防空陣線,象徵著烏克蘭無人機生產力、技術隨著時間不斷進步。藉此本文以FP-1及An-196兩款長程無人機作為中心,一探近期烏克蘭國產無人機的發展。 
 

An-196「Liutyi」無人機為烏克蘭長程無人戰力開先鋒 

2024年美國與英國解除對烏克蘭使用長程飛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的限制,使烏克蘭得以使用如暴風影(Storm Shadow)巡弋飛彈等武器打擊俄國境內目標。  自戰爭爆發以來使用援助武器對源頭打擊的限制,使烏克蘭深刻體會到國產長程武器的需要性。在上述的需求下,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Ukroboronprom)在2022年10月推出An-196「Liutyi」長程自殺無人機來補足烏克蘭不足的戰略打擊能力。該無人機據傳由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旗下安托諾夫國營公司(Antonov)所設計的情監偵無人機AN-BK-1「斑鳩」(Horlytsia)所衍伸而來,該機具有100公里的飛行能力  ,在外型設計與「Liutyi」無人機有著不少相似處。

展示中的安托諾夫AN-BK-1「斑鳩」(Horlytsia)無人機 

(By VoidWanderer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3360656

 

「Liutyi」無人機比AN-BK-1無人機具有更佳的性能,由玻璃纖維及人工樹脂所構成的機身,具有慣性導引與GPS修正功能、可酬載75公斤彈藥,並持續飛行超過1,000公里,足以攻擊俄羅斯深處的高價值目標。在2023年9月首度公布實戰紀錄,成功攻擊一處位於索契的油槽設施,證明了烏克蘭無人機具有一定程度的遠程打擊能力。  2024年烏克蘭也針對「Liutyi」無人機進行一些更新,除了改良了新的引爆方式、起落架,增加了航程與酬載量,宣稱可以達到2,000公里航程,不過詳細細節尚未明確。  

飛在俄羅斯領空的An-196「Liutyi」無人機 

https://militarnyi.com/en/news/cnn-liutyi-uavs-are-ai-guided/
 

至今「Liutyi」無人機持續被使用打擊俄羅斯後方的設施,如7月1日俄羅斯烏德摩特共和國伊熱夫斯克(Izevsk)以製造「Garpiya-A1」新型無人機及「道爾」(Tor)防空系統等裝備著名的庫波爾電機廠(Kupol Electromechanical Plant),  便遭到「Liutyi」無人機攻擊破壞導致工廠部分生產線受損及數名工人死傷。  該次攻擊在超過1,300公里的距離精準打擊設施,除展現烏克蘭無人機的飛行及控制能力,更讓俄羅斯將重要資產置於後方的戰術再度受到打擊。

 

FP-1無人機接力出廠加上西方盟國支援國內生產線,擴張烏克蘭長程戰力 

今年烏克蘭戰略產業部在5月6日步兵日活動中正式公開多款無人機,其中一款名為「FP-1」長程打擊無人機,該無人機由烏克蘭-捷克公司UAC參與研發與改裝,該無人機不具起落架,改採用固態火箭發動機發射;可酬載約120公斤的能力,並可飛行超過1,600公里。不過在公開之前,據傳烏克蘭已經多次使用其於打擊俄羅斯後方設施的實際作戰。  

 

 烏克蘭戰略產業部公開「FP-1」長程打擊無人機 

(https://x.com/bayraktar_1love/status/1919819612079734976)
 

藉由上述攻擊的案例來看,長程無人機對於烏克蘭破壞俄羅斯生產力、戰力的任務極為重要。烏克蘭在去年年底也宣布要在2025年擴大生產至少3,000枚長程飛彈、30,000架長程無人機。德國也在7月宣布會透過合約方式,資助烏克蘭製造500架An-196無人機,以縮短海外軍援到達的時間,更可有效支援國內產業發展。德國也並非是以投資國內軍工產業取代軍援的首例,瑞典也曾在2024年資助相似的生產線來援助烏克蘭。  
 

結語 

不只烏克蘭投入研發、生產,接連的海外投資更驗證了長程無人機的潛在能力受到多方重視。且在烏克蘭出現數種由不同公司所設計的長程機型陸續投入前線,增添了設計的多樣性,更操作者從中比較各型的優缺點。我國目前如「劍翔」無人機同樣具有約1,000公里的航程,不過未像烏克蘭一樣持有數種相似規格的長程無人機具有多樣性,缺乏應用各種任務環境之能力,而我國未來建立無人機戰力時,亦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