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宣稱於6月1日在俄羅斯境內發動117架無人機執行「蜘蛛網」(Spider’s web)行動,攻擊多處俄國軍事基地。行動中摧毀41架不同型號航空戰力,包括A-50空中預警機、Tu-95與Tu-22M3轟炸機。 這項行動不僅成功損毀俄軍34%的巡弋飛彈載臺外,最遠目標更距離烏克蘭邊境超過4000公里,成為俄烏戰爭以來烏克蘭攻擊距離最遠的軍事行動。 而本次將針對損失的Tu-22M3中長程戰略轟炸機進行論述,並試探本次攻擊損失對俄羅斯航空轟炸戰力的影響。
「蜘蛛網」行動後在貝拉雅(Belaya)空軍基地被摧毀的Tu-22M轟炸機 (https://www.nbcnews.com/world/ukraine/ukraine-russia-drone-bombers-attack-satellite-images-rcna210943)
冷戰後期一度引發美蘇爭論,具有定位爭議的「中程」轟炸機
Tu-22M「逆火」(Backfire)為1960年代中期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設計的可變後掠翼(Swing Wing)超音速中長程轟炸機,在1974年正式服役。由於Tu-22M擁有中長程飛行能力,在空中加油後更具有洲際航行能力,深感威脅的美國將這款轟炸機納入美蘇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第二階段(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II, SALT II)談判中。 蘇聯針對這項指控發出聲明表示該轟炸機為中程轟炸機,並不具有洲際飛行能力,且表示沒有增長其航程的意願,且Tu-22M的產能將會維持在年產量小於30架的速度,以取得美蘇雙方在談判的共識。
1977年美軍F-4N戰機攔截利比亞Tu-22轟炸機
(由 U.S. Navy - U.S. Navy National Museum of Naval Aviation photo No. 1996.253.7279.034,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6967262)
不過Tu-22M在外型上,除在機頭部分相似外,發動機位置有明顯的不同。Tu-22的發動機在垂直尾翼的左右兩側,Tu-22M反而與Tu-28相同將發動機與機身合為一體;在機翼上也有很大的差異,Tu-22使用的是固定後掠翼,Tu-22M則是使用同時期Su-20、Mig-23的技術,採用可變後掠翼增強其高低速飛行能力;在發動機上也使用與當時蘇聯Tu-144超音速客機相同的NK-144發動機,加大了Tu-22M的酬載量及航程。
俄羅斯空軍的Tu-22M3轟炸機,與Tu-22外型上有顯著的差異
(由 Alex Beltyukov - http://russianplanes.net/EN/ID56447,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7135636)
當然Tu-22M也持續針對機體限制上做出修改,隨時間序非為少量部屬的A型、蘇聯海軍大量裝備的B型、更多硬體改良的C型(也被稱為Tu-22M3)。C型在外觀上進氣口部分改成類似Mig-25相同的鑿口形,發動機也換成推力更大的NK-25發動機,發動機噴嘴處也重新設計過,使C型航程從5,100公里延伸到6,800公里。武裝部分,除保有尾部雷達控制的Gsh-23機槍,彈艙上也做了模組化的修改得以攜帶更多如Kh-22「廚房」反艦飛彈、Kh-15空對地飛彈及多數蘇制常規彈藥、導引彈藥等。 這些彈藥的配置也反映出冷戰後期蘇聯的作戰思維,運用Tu-22M3作為防衛壓制武器進行反艦、反輻射、核武投放任務。Tu-22M3也持續生產至1993年才停產,據傳期間內俄羅斯共生產了268架該型轟炸機。
俄烏戰爭的耗損對Tu-22M3轟炸機的影響
據2023年8月烏克蘭國防部軍事總局(G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在自由歐洲電台的訪問中,他表示俄羅斯大約有31架可運作的Tu-22M3,但在烏克蘭的攻擊後大概剩下27架可利用。 鑒於Tu-22M3已經停止生產,且NK-25發動機在1996年便停止生產,大量限制了俄國維持、擴張Tu-22M機隊的數量。原本估計更新30架次的Tu-22M3M翻新計畫,也停留在2架。 根據情報分析公司《Dallas》所獲得的俄國內部文件指出,俄羅斯鑒於Tu-95MS、Tu-22M等轟炸機的機齡已久,無法酬載過多的彈藥,開始投入翻新少量轟炸機。 緩慢的翻新速度明顯無法趕上烏克蘭攻擊所造成的損害,也間接影響到俄羅斯中長程轟炸的能力。
結語
Tu-22M轟炸機從冷戰開始以優秀飛行性能威脅周邊國家,從美國將其納入戰略武器限制談判內容中可看出端倪。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也持續運用Tu-22M轟炸機執行國內外轟炸任務;當然俄烏戰爭也不意外,據傳俄國也運用其轟炸烏克蘭城市。Tu-22M長程的飛行能力也成為烏克蘭難以觸及的威脅,這次的「蜘蛛網」行動,烏克蘭跨境超過4,000公里破壞多架Tu-22M轟炸機,成功影響了俄國的轟炸能力。任務看似成功,烏克蘭是否能夠從中獲得戰略上的優勢則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