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與防衛新星的戰略聯盟
在國防技術不斷與消費性科技融合的今日,Meta(前 Facebook)與防衛科技新創公司 Anduril Industries 展開了一場跨界合作。這項合作計畫的核心在於開發一套高度整合的擴增實境(AR)與人工智慧(AI)作戰系統,最終目標是為美國陸軍提供新一代的智慧戰術頭盔。雙方目前正競標價值高達 1 億美元的合約,這筆預算是美國國防部更大一筆 220 億美元軍用裝備計畫的一部分。Meta 將其在 AI、視覺感知與人機互動領域的專業技術應用於軍事場域,而 Anduril 則負責戰術系統、軍規設計與資料安全架構,雙方技術互補,形成強力戰略結盟。
這項合作也顯示出大型科技企業正日益參與國防產業,不再只是提供民用消費品,而是開始從軟體層面重塑軍事決策與行動方式。Meta 藉由其 Reality Labs 實驗室提供穿戴式裝置、AI 模型與人機介面設計,加速軍事裝備的數位轉型。這是該公司首次大規模介入軍事設備開發,象徵著從社群科技邁入軍事應用的重大轉變。而這一趨勢也引發了關於科技巨頭涉足國防倫理、政策透明與民用技術軍事化的討論。
Eagle Eye 系統技術細節:AI、AR 與軍用硬體的整合結晶
Eagle Eye系統是一款結合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與感測技術的軍事級頭盔,旨在提升戰場資訊整合、情境感知與即時決策能力。其核心技術架構來自 Meta的Reality Labs,並搭載Anduril自主作戰系統軟體「Lattice OS」。這款頭盔能夠整合多種感測器輸入來源,包括紅外線熱感成像、夜視、聲音定位系統與GPS地理定位,將其視覺化顯示於士兵眼前的透明面罩上。這種擴增實境介面不僅具備實時導航與敵我識別功能,還能與隊友之間的數據串流互通,實現小組戰術同步。
此外,Meta提供的AI模型扮演「智慧副駕」角色,能即時解讀戰場情況,例如辨識潛在威脅、標記高風險區域、推算敵方動向,並提供建議路徑。
Eagle Eye並非僅止於被動顯示資料,更支援語音與手勢操作,士兵可透過自然語言下達指令或呼叫支援系統,如空中無人機鏡頭畫面、自主地面機器人介入等。所有數據皆以軍規等級加密技術處理,確保戰場資訊安全性。此外,Eagle Eye系統具備邊緣運算能力,無需仰賴遠端伺服器,即可完成多數任務推理,確保在信號不穩或電子干擾環境中依然可運作。

Eagle Eye頭盔 (概念圖)。來源: Army photo
Eagle Eye在實戰應用中的戰術優勢與模擬場景
Eagle Eye系統的設計初衷並非僅為科技展示,而是為了解決士兵在現代戰場上面臨的多重挑戰,特別是在城市巷戰、複合型反恐行動、以及多軍種協同作戰等複雜場域中。舉例來說,在模擬的城市作戰場景中,Eagle Eye可透過整合無人機即時空拍畫面與地面感測器,為前線士兵提供建築內部熱源偵測、可疑目標動向與潛在爆炸物標示,讓士兵即使未進入建物,也能預判風險並規劃行動路線,降低傷亡率。
此外,在跨部隊協同任務中,如美軍陸軍與空軍聯合作戰,Eagle Eye頭盔可實現指揮鏈路同步,將高階指揮部發出的戰術指令即時投影至單兵視野,同時讓士兵所見畫面回傳後端分析團隊,有助於即時調整作戰策略。根據初步內部測試報告,Eagle Eye在提升敵我識別速度、降低決策延遲時間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對於應對快速轉變的戰場態勢尤其重要。
更進一步,Eagle Eye系統也支援「模擬訓練模式」,透過AR疊圖與虛擬目標投影,讓士兵在日常訓練中即能模擬真實作戰情境,減少實彈演練成本,同時提升操作熟練度。這種模擬不僅限於靜態靶場,更可進行小組模擬演練,強化單兵與團隊間的即時協作反應。Eagle Eye 的部署不僅將重塑前線作戰行為模式,更有潛力成為整體軍事訓練流程的核心平台。

Oculus Rift。圖片來源:Oculus
從分歧到合作:Zuckerberg 與 Luckey 的重聚
這次合作也引人注目地重新連結了兩位科技業代表人物:Meta 執行長Mark Zuckerberg與Anduril創辦人Palmer Luckey。Luckey是虛擬實境頭盔Oculus Rift的創始人,曾在 2014 年被 Facebook(現 Meta)以 20 億美元收購。然而,Luckey 在 2017 年因政治爭議被迫離開 Facebook,之後轉而投身國防科技領域,創辦了 Anduril Industries,專注於自主軍事系統與國境監控技術。如今,兩人重逢並攜手開發 Eagle Eye系統,為軍事領域注入民間創新技術的力量。

Anduril 共同創辦人 Palmer Luckey 與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來源: https://www.reddit.com/r/Trailerclub/comments/1kyj6it/dumb_and_dumberer_facebook_mark_zuckerberg_and/
這段由裂痕轉向協作的歷程,象徵著商業與軍事科技之間界線的逐漸模糊。Meta 轉向軍事應用領域的動機不僅是開拓市場,更是希望透過其硬體與AI優勢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而 Luckey 則以過去對人機互動的深厚理解與對軍事效率的重視,將過往的技術經驗重新導入國防核心系統。這樣的合作不僅為兩位科技人物帶來歷史性的交集,也可能開創一種未來科技業與國防部門更深入融合的模式。
軍事與科技的融合:重新定義戰場與士兵角色
Meta與Anduril的合作不僅是單一裝置的研發,更是軍事作戰邏輯的系統性重塑。Eagle Eye的設計理念體現出現代戰場對資訊優勢的極度依賴:快速蒐集、多維感知、即時分析與決策輔助,已成為現代士兵生存與作戰的關鍵。而這種系統設計也代表了軍事領域從傳統裝備導向,轉變為「資料導向」、「邊緣運算導向」的新階段。
在這個框架中,士兵不再只是資訊接收者,而是與AI系統高度互動的資訊節點。他們不僅能掌握當前作戰環境,還能透過AR介面協調指揮、呼叫火力、與其他單位實時互動。這意味著「戰場資訊流」不再只由後方主導,而是前線士兵即時感知與主動反饋的雙向流動。這樣的角色轉變,將對士兵培訓、心理負荷、甚至倫理決策機制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Eagle Eye也可能成為美軍未來「戰術網路」計畫的一環,進一步拓展到地面車輛、無人機、衛星即時資訊串流等整合系統。這項跨技術整合的實現,預示未來戰場可能不再以「地理優勢」為主,而是以「資訊優勢」為中心,重塑整個軍事力量的結構與運作邏輯。